易界行家们对此众说纷纭、不一而足。或曰"天人感应"、或曰"神灵之力"、或曰"意念汇聚"。以我之见,此具是荒唐迷信之论(不能解释、却以迷信蒙人、严重损害了我大中华周易的科学形象,可恨!)。如果前面的随机事件理论常人能够理解的话,掷铜钱可以预测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掷铜钱就是一个随机抽样的过程.这和我们进行各种抽样估计的过程是完全一样的、是有科学根据的、它决不是什么神灵之功。掷铜钱的作用在于从64个五行作用模式中随机抽取一个作用模式、作为对预测事件解释的依据。所谓的"心诚则灵"、"掷铜钱时要意念集中"等说法如果去除其迷信含意,其作用有二:A、有利于起卦的随机性。B、保证此卦预测对象的专一性。预测对象不明,则所抽卦象就无从解释。这和抽样估计的要求是一致的。
在我看来起卦时不一定非要掷铜钱,任何能保证起卦随机性的东西(构造均匀)都可用来投掷或查数。先人用查数蓍草之法、保证了随机性。后据说由一个新加坡人改用三枚铜钱、保证了随机性(此举说明此人深得六爻卦之精髓--随机)。有人说铜钱以清代"乾隆通宝"为最灵,这是毫无根据的,如果说有的话,那只能说是"乾隆通宝"构造最均匀、最能体现随机性。现在有人用手机号码或电话号码起卦预测,如果其电话号码果是随机购得,其预测结果尚有一定可信性;如果其号码是经精心挑选或密友相送,其随机性就会大打折扣,其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就很难保证。
无论采用什么起卦方式,只有保证其充分随机才能保证预测的准确性。随机是六爻卦的精髓。
2、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造成预测结果不可靠的原因可能有二:
A、由数理统计理论可知,预测结果对与不对都是正常的。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的统计预测仍要给出可靠性,且这种可靠性永远达不到100%,说明现在的计算机年代也不能使预测每每准确,何况古人呢。或曰:既然预测不能保准,测之何用?答曰:预测毕竟是预测,虽然它不具备100%的准确性,但它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可以使很多问题防范于未然;要不然今人明知统计预测有不可靠性、为什么还要进行种种统计预测呢?什么时候都要牢记,预测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全信;特别是预测的各种细节、其可信度更差。我相信,如果完全按照六爻理论进行预测,其可信度会大大降低(乐观估计也只能是十之六七能中)。资深预测者往往会根据六爻预测的大方向、结合自己的社会经验、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但据保守估计,其仍十有一二不中)。不善于总结社会经验的预测者是会丢掉饭碗的。
B、每一个预测事件都有其随机和非随机的一面;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客观和主观的一面。按照六爻预测的随机原理,六爻预测只能基本准确地预测事件随机的一面――客观的一面,而非随机的一面(主观的一面)是不能用六爻卦预测的。这意思是说,六爻卦只能告诉预测者要做事情的客观情况,而主观方面还要靠个人运作。如果六爻预测结果告诉某事可以成功,那只能是说该事情的客观条件较有利,主观上运作起来较容易;经过主观的努力、较易成功;如果仅靠六爻预测的结果、而自身不去尽力运作、怕是绝难成功。如果六爻预测结果告诉某事难以成功,那只是说该事件的客观条件比较困难,经主观运作,即便或能成功(成功可能性的大小取决于该事件发展过程中客观和主观谁起的作用大、大者主导着该事件的发展趋向)、也是困难重重、苦不堪言(经预测有思想准备者或能成功,而没有思想准备者多会半途而废)。由此可见,六爻预测的结果并不是绝不可变的,是否可变或多大程度上可变,取决于预测大师的社会经验和对事主运作能力的判断。
3、古人预测大都准确、今人预测多有不中者何?
我揣度其原因可能有二:
A、正如前面所说,六爻预测准确的前提之一是随机性。这个随机性体现在两个方面:a、起卦(掷铜钱)的随机性。b、要预测事件的随机性。实际预测过程中第一个随机性从古至今基本都能保证;但第二个随机性今天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际上在古代看来是完全随机的事情、现在可能已不是随机事件。譬如占行人,由于古人通信工具落后、官府管理能力有限,行人在外、其去向和遭遇可能是随机的;而现在通信发达了,官府管理力度加大了,行人在外的行为和遭遇就不再是随机的了,如果再用六爻的随机原理进行预测、其不准是必然的。所以,要仔细地对古人留下来的预测事件进行深入分析,看其是否还具有随机性,已不具有随机性的事件就不应该再用六爻卦预测。说到底,要预测的事件、其发生发展变化愈随机,预测结果会愈准确。怎么理解这句话,由同行去吧!
B、五行之气的变化。按照古人"物众则有气"(此说虽现代科学无法验证,但其确实是正确的,其理由他日撰文再论)的说法,古代人通过长期感受的五行之气、我认为现代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近些年来,西部许多大水库的建成、大规模地开发地下矿藏、大量地砍伐树木、大量的人工干预天气过程、人群的世界大流动、大量使用农药兽药、大幅度地提高医疗水平、大量地在某地修建高耗能工厂、能量和物质的长距离运输、大批量地引进和改种作物品种、大面积地改变耕作方式等等,这些因素应该说都可以引起五行之气的变化。但是,相信这种变化只是变化而已,五行之气不会消失,只是新的五行之气作用模式由待今人去感知和总结。可以预见,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我中华大地东西、南北差距正在变小,子午卯酉四正之冲的冲力将会逐渐变小,预测师当慎之为上!至于其他变化,尚在不可预料之中。
五行之气的作用模式变了,六爻预测的根基就被动摇了,六爻预测的可靠性也自然要打折扣了!
综上所述,六爻卦是综合了原始周易的随机原理(起卦的随机性和要预测事件的随机性)和后人的五行学说构建而成的,所要预测的事件如果和这二者之一发生矛盾,其预测结果就会出现偏差。

--作者:河南汝南园林学校 姜金仲
第八章 天时研究
第一节 天气
第二节 地震预测研究
第一节 天气
  (1)测雨以父母爻为用神,测晴以财爻为用神。
  (2)财爻代表晴天,子孙代表太阳,父爻代表雨,官鬼代表雷电,兄爻代表风云。
  (3)财爻动化官鬼,先晴后打雷;父母爻动化财,先下雨后出太阳。
  (4)世爻为地,万物之主;应爻为天,万物之体,若有动爻刑克世爻,会有非常之变。
  (5)若有三合会局,彩霞会出现,三合父母局会下雨。
  (6)父爻化出子孙爻,必主雨后有彩霞,兄爻化子孙爻或财爻是云中见日。
  (7)应爻临子孙动者必大晴,或财爻动化子孙爻,也主晴。
  (8)官鬼在震宫动有雷,旺相化进神主闪电。卦中无父爻,值日才会有雨。
  (9)子孙发动万里无云;财动虽晴,如子孙休囚空破,或现而不动者,必不能大晴。
  (10)兄弟发动,虽主风云,乃云淡风轻之景,非晴非雨之天。
  (11)财爻发动或变乾卦,而又遇月建日辰动爻生扶合助者必主天旱。
  (12)天旱测雨,以父母为用神,喜官爻旺动,克兄克财爻或财爻墓绝日才有雨。
  (13)久雨测晴。以财爻为用神,喜子孙旺动相生;父爻遇之雨连绵,官爻逢之阴雨不散,须至墓绝日方可放晴。
  (14)连日阴雨求晴,宜父临月建,子孙爻与财爻齐发。
  (15)父动雨、财动晴,或被日辰合住,虽动尤静,待日辰冲爻之日见雨,冲财之日可见晴。
  (16)财爻父爻俱动,必然半晴半雨;父衰财旺,晴多雨少;父旺财衰,雨多晴少。
  (17)若兄弟持世,动则克财,财若旺相亦非晴朗天气;子孙持世动则克官。官若发动,虽雨而无雷声。
  (18)父爻空而克雨,子孙爻及财爻空而不晴;父爻休囚不动,实难有雨,若值空者,不能谓无望也,冲空之日或填实之日应验。
例:酉月乙巳日:测本日天气
得《升》之《恒》。
地风升     雷风恒
官鬼酉金    妻财戌土 应
父母亥水    官鬼申金
妻财丑土×世  子孙午火
官鬼酉金    官鬼酉金 世
父母亥水    父母亥水
妻财丑土 应  妻财丑土
  分析:妻财丑土持世化回头生,中午前晴朗,但时有浮云掩日。午后红日无云,虽财爻主晴,但不免无云,必至午时见子孙回头生时始大晴也。
第二节 地震预测研究
  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巨的自然灾害,目前世界各国的地震学都在致力于地震预测预报之研究,但可惜成绩未如人意。邵伟华若干年前己将利用八卦预测地震列入其科研项日,并作为重点,且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现特公布邵伟华先生地震预测实践研究的初步成果仅供大家学习参考研讨之。
  用八卦来预测天、地、人的信息,其惊人的准确性,这在《左传》、《国语》《论语》、《殷墟契前编》、《周易辑闻附筮宗》、《论衡 卜占筹》、《增删卜易》等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出土的大量的甲骨文中都有详细的记载。
  八十年代以来,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周易》作为预测学、决策科学,引起各国科学界的重视。这是当今国内《周易》热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学易时间虽然不长,但由于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用八卦进行信息预测上,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出席了在山东济南举行的周易学术讨论会;一九八八年,出席贵阳举行的全国《易经》多学科学术研究会,著有《八卦与信息》、《知象则理在其中》等论文和专著《周易与预测学》。一九八九年至今年三月份,全国有九家报纸、七种杂志报道和介绍了我预测的事实。特别引起公众注意的是一九八九年三月,广州市《南风报》在一百三十四天前,在报上公布了我预测我国足球队与伊朗足球队的比赛,两场合起来,"我队一定转败为胜"。一百三十四天后,比赛结果,正如我测,我队转败为胜,以四比三胜伊朗队。
  古今大量事实证明,八卦预测信息的科学性,古人早有定论。当今研易、用易,不是来评论它有没有科学性,而是应该研究怎样把它与现代科学结合起来,造福于人类。至于有人企图否定八卦预测的科学性甚至把它当做"封建迷信"、唯心主义",那完全是愚昧无知的易盲。现就用八卦来预测地震,谈谈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看法,供研究时参考。
  地震这种自然灾害,有巨大的破坏性,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世界各国对地震灾害预测研究极重视。相继建立了庞大的专门研究机构,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但是,由于地气运动复杂多变,致使现代科学仪器,还不能完全测准地震的爆发时间。所以,地震不仅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而且在人类的心理上造成极大的恐惧和不安。《周易》中,虽没有明确提出地震预测的论述,历史资料上,我还没有看到用八卦预测地震的实例记载,但我认为,《周易》中的《复》卦的卦象,确实是古人对地震的最好写照,是地震最明显的征兆。
  《复》卦是下震上坤,震为雷为动,坤为土为静。《象》曰:"雷在地中,复。"雷在地中动,必震,故为地震。对这个"复"字,尽管各朝代的经学家有不同的解释,但在地震之灾中,"复"字确有翻天覆地之义。"地震者,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阴阳相击故震。"(见《武备志》卷168),这就是古代记载地震的原因。《复》卦,正是阳在五阴之下,也就是雷在地下,雷为燥阳之气,坤为阴柔之气,实为阳伏而不能出,阴盛而必反。再者,震下坤上。震为木,坤为土,是木克土。土受木克,必有震动之象,正是地震之引起翻天覆地的变化的生克反应。
  "蛇鬼在坤宫动者,主有地震,逢金则有声,带刑则崩裂。"(见《黄金策》)这说明我国古代就有人提出可用八卦来预测地震的论点。近几年来,我国的西南、西北地区,正处在地震的活动期,故西安地区常刮地震之风,搞得人们心神不安。我为了探索预测地震的规律,积累这方面的经验,从一九八七年起,就开始用八卦来作预测地震的实验。现将我预测地震的初步情况,汇报如下,希望得到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视,并共同探讨。
  我预测地震起卦的依据:一个是有关人员来问近期有无地震之事,一个是听到社会上刮起地震之风;一个是看到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时,就立即进行起卦预测。
实例一:
  一九八七年9月23日辰时,见天空由南至北出现地震云,当即摇得《大壮》之《恒》卦,预测近期有地震否?
农历八七年八月初一辰时;丁卯、己酉、乙亥、庚辰
主卦:《大壮》     变卦:《恒》 六神
   兄弟戌土     兄弟戌土 应 玄武
   子孙申金     子孙申金 白虎
   父母午火 世   父母午火 腾蛇
   兄弟辰土     子孙酉金 世 勾陈
   官鬼寅木     妻财亥水 朱雀
   妻财子水 应动  兄弟丑土 青龙
  《大壮》是坤宫之卦,按古法讲"蛇鬼在坤宫动有地震"。今卦中蛇鬼都安静,应无地震。但我认为:龙为大蛇也,大蛇动力更大,卦临青龙动,必有地震。
1.地震方位:一在西安的东,或我国的东部;一是在西安的西南部;
2.震级:两处震级,一个在五级以上;一个在六级以上,七级上下;
3.时间:在15天之内,近期要注意9月26日、10月2日、3日。
  我根据预测出地震的情况,当即到我单位的地震办公室,向正在上班的杨洪斌先生作了汇报,详细的讲了地震的方位、震级、时间。并告他,西安的西南方,除了地震之外,还有其他事件发生。杨先生不仅当场作了笔录,而且当即用电话向西安市地震办公室罗外长作了汇报。
  应验情况:一九八七年九月二十六日,我国的西藏地区发生了五点三级地震。八七年十月二日、三日,美国夏威夷岛发生了六点二二级地震。十月二、三,西藏少数人上街闹事。
  断卦:(1)、《大壮》之卦,内乾金临月建旺地而动克震木,震木受克而动,动而必震。是青龙临坤宫所致。
  (2)、九月二十六日是戊寅日,是震木临日建,青龙得子水动而生之,故木旺而力强必土受克。必有震动,即地震,十月二日、三日,是申、酉金之日,正是乾金临月建日令旺地,而克震木,故震在东方。
  (3)关于震级是:震为四,乾为一,共五数,加动爻一,等于六。故震级不小于五,不会超过七级。
实例二: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初五亥时,我公司吴汉秋先生听人讲,年前有地震,请我测一下,我当时用按时间起卦和摇卦的方法同时进行预测。丁卯 癸丑 丁丑 辛亥起得《小畜》   六神 摇得《小过》
  兄弟卯木   青龙 父母戌土
  子孙巳火   玄武 兄弟申金
  妻财未土 应 白虎 官鬼午火 世
  妻财辰土 动 腾蛇 兄弟申金
  兄弟寅木   勾陈 官鬼午火
  父母子水 世 朱雀 父母辰土 应动
  此两卦,都不属于坤宫之卦,虽《小畜》蛇动,但无地震。《小畜》、《小过》两卦辰土都动,辰为八八
年的年支。因此,我对他讲:"年前决无地震,八八年的戊辰,将有地震之灾 。"后果年前无震。测无震的卦应验较多,就不一一例举。
实例三:
一九八八年六月十九日;戊辰,己未,壬戌
  当时社会上又刮起了西安要地震之风,故摇得《复》之《明夷》卦:
主卦:《复》    变卦《明夷》 六神
   子孙酉金   子孙酉金 白虎
   妻财亥水   妻财亥水 腾蛇
   兄弟丑土 应 兄弟丑土 世 勾陈
   兄弟辰土 动 妻财亥水 朱雀

Prev | Next
Pg.: 1 ...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 105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